一、戒烟是一种文明
戒烟不仅是为了自己,也是为了别人的健康。自觉养成不吸烟的个人卫生习惯,不仅有益于健康,而且也是一种高尚公共卫生道德的体现。
世界卫生组织已将烟草依赖作为一种慢性神经精神疾病,尼古丁成瘾的危害性不亚于海洛因、可卡因,是戒烟的最大障碍。吸烟和被动吸烟已成为最严重的公共卫生和公众健康问题。尽早戒烟,不在公共场所吸烟,营造无烟室内环境是当务之急。
烟草中含有许多致癌物。每天吸烟10支以上的人,肺癌死亡率要比不吸烟者高两倍半。吸烟还能引起喉癌、口腔癌、鼻咽癌、食管癌、胰腺癌、膀胱癌等癌症。
吸烟会加重心血管病,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生成,导致心律不齐,甚至突然死亡。有学者研究发现,吸烟者中由冠心病引起的猝死比不吸烟者高四倍以上。
吸烟会损害神经系统,使人记忆力衰退,过早衰老。吸烟还会损害呼吸系统,经常吸烟的人,长年咳嗽、 咳痰,易患支气管炎、肺气肿,支气管扩张等呼吸道疾病。
烟草中的尼古丁有抑制性激素分泌及杀伤精子的作用,同时烟草毒素可阻碍精子与卵子的结合,大大降低妇女的受孕机会。吸烟很容易影响女性生理,导致月经紊乱、流产和绝经期提前等症状,并使绝经后的骨质疏松更加严重。
总之,吸烟对身体健康危害甚大。吸烟不仅害己,也危害他人。事实上,凡吸烟可能引起的种种疾病,在被动吸烟者身上都有可能发生。
二、“限酒”是一种境界
饮酒使人对危险的预知能力下降,酒后会干出不理智和令人后悔的事。酗酒会导致神经系统不可逆损伤,记忆力、判断力下降。酒精依赖已成为现代社会的顽疾,酒精肝与肝硬化、肝癌密切相关。
大脑各部分对酒精的敏感度不一样:大脑皮质对酒精最敏感,皮质下结构次之,脑干最不敏感。饮酒时,当100毫升的血液中酒精浓度达80毫克时(微醉状态),对酒精最敏感的大脑皮质功能首先受到抑制,皮质下结构相对兴奋(由于大脑皮质对皮质下结构的抑制作用减弱),此时外在表现为相对兴奋;如果血液中的酒精浓度继续升高(醉酒状态),可能会进一步抑制到皮质下结构,人就从相对兴奋阶段进入真正抑制阶段。所以通常醉酒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:正常→相 对兴奋→抑制。如果血液中酒精的浓度继续升高(严重醉酒状态),则可能会进一步抑制到相对不敏感的脑干(生命中枢),呼吸、心跳受到抑制,饮酒过度甚至会导致死亡。
长期过度饮酒,会导致神经系统不可逆损伤,记忆力、判断力下降,严重者出现脑萎缩,脑的体积缩小。除中枢神经外,周围神经同样受累,并可导致其他脏器的病理改变而产生临床症状。过量饮酒,由酒精代谢产生的大量乙醛对肝细胞有明显的毒性作用,直接或者间接导致肝细胞变性、坏死以及纤维化,严重时可发展为肝硬化。嗜酒者可发生的肝病包括轻症酒精性肝病、酒精性肝炎、酒精性脂肪肝、酒精性肝纤维化及酒精性肝硬化。
另外,长期过量饮酒对人的性功能也有影响。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酒精作为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剂,干扰性兴奋激起的反射传递途径,可以降低男性血液中睾丸酮和黄体酮激素的含量。饮量过多,使勃起功能减低,酒后阳痿是经常可见的。在美国,有900万慢性酒精中毒的人,阳痿是他们当中的普遍现象。(舒建波)